今年6月,蘋果公司發布了2021年度《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同時披露了2020年主要供應商名單。在這份名單中,中國大陸以96家供應商占據近半席,其中從事金屬注射成型(MIM)產品的精研科技作為新晉蘋果供應商受到了格外關注。
整個6月,精研科技股價漲幅超過34%,成為當月蘋果概念股中的明星,然而,下半年業績同比大幅下降的預期,讓它的股價在隨后的兩個月內持續跳水,一度跌回上漲前的價格。
隨后,蘋果收入占比提高、三星折疊屏訂單激增的消息,讓這家MIM龍頭公司在10月創下了自上市以來的*大單月漲幅。過去兩個月時間當中,精研科技股價翻倍。
11月5日,精研科技創下14.98%的盤中漲幅,再次回到A股話題的風口浪尖之上,市場逐漸意識到,成就精研科技的不止是“蘋果供應商”這一名頭。而是當下消費電子領域中的兩股新興力量——折疊屏手機與可穿戴設備所賦予MIM產業的潛力。
《智物》此前已經提及,折疊屏產業鏈當中液態金屬轉軸材料,UTG玻璃材料的技術儲備已然就緒,一家中國轉軸方案設計公司,替代美國安諾電子,已是眾望所歸,精研科技當下似乎是*值得期待的一家公司。
切入電子消費賽道,創始人的敏銳直覺
金屬注射成型(Metal Injection Molding)是一種金屬粉末與一定的粘合劑的增速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型方法,是將傳統粉末冶金工藝與現代塑料注射成型技術相結合的技術。
從發展路徑來看,MIM技術*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陶瓷火花塞的粉末注射成形制備,直到1979年,美國Witec公司率先改用金屬粉末,粉末注射成型才開始進入商業化軌道。
MIM技術讓復雜的小型金屬原件可以像塑料制品一樣生產,被廣泛投入到醫療、軍用、電器、機械等領域之中,但由于使用場景相對固定,MIM元件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于較為穩定的存量市場階段。
2004年,王明喜帶領初創團隊在常州成立了精研科技,彼時國內對MIM工藝尚處于探索階段,成立之初的精研科技也是圍繞著醫療器械件和汽車零部件等MIM的傳統應用領域展開布局。
但王明喜堅信,MIM市場的“引爆點”即將會隨著消費電子領域中的革命而到來。
2012年,精研科技為微軟提供了一款平板電腦支撐件的部件,這讓精研科技當年的利潤達到5000萬元。
微軟的訂單讓王雙喜看到了消費電子領域中蘊藏的巨大潛力,也是這一年,王雙喜決定將產品全面聚焦到消費電子行業中,邁出了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為后續與蘋果和三星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實際上,精研科技與蘋果的“結緣”要比外界所知的時間早得多。
早在2016年,精研科技就為蘋果設計了手機包裝盒紙漿鑄型的模具,從項目洽談到*終成品出貨,精研科技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盡管此時的精研科技還不能算得上是蘋果的直接供應商,但深厚的技術積淀和*的效率讓蘋果開始注意到這家位于江蘇常州的廠商。
“隱形冠軍”后發制人
在大陸廠商之前,中國臺灣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負責蘋果MIM組件的供應,*代iPad就采用了由鴻海精密提供的金屬注射成型零件,隨后晟銘電子、新日行等一眾廠商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之中。
或許此時的臺廠們沒有想到,這已經是屬于他們的“*后榮光”。
2014年-2015年,中國大陸共新增20家蘋果供應商,金龍機電為iPhone提供線性馬達;環旭電子提供WiFi模組,瑞聲科技提供聲學器件,歐菲光提供觸控組件……彼時的中國大陸廠商在各個層面沖擊著臺灣智能手機產業鏈,面對這些不斷流失的訂單,臺灣廠商只能無奈飲恨。
相較于臺廠,大陸廠商的產能更加充沛,單價更為低廉,技術上也完全能夠滿足蘋果的要求,這其中自然也包含MIM產業。
*早得到青睞的是通達集團,這家港資企業曾在2017年專為蘋果在廈門建廠,為后者生產防水零部件。
盡管此時的精研科技只獲得了蘋果包裝模具的訂單,但在中國大陸,精研科技已經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隱形冠軍”。
據統計,從2013年-2020年,精研科技的營業收入從0.95億元飆升至15.64億元,對應的CAGR高達49.31%,而且是國內*一家全MIM產品產商,研發MIM組件超過千余種。
強大的研發實力讓精研科技*終受到了蘋果的關注,獲得了包括手機攝像頭支架、連接器接口和可穿戴設備結構件等多個蘋果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精研科技也是*早開發出鈷基合金手機攝像頭支架的廠商。由于手機攝像頭對電磁性能和金屬材料力學有著較高的要求,鈷基合金高強度、高耐蝕及*無磁的特性,讓其成為攝像頭支架的首選材料。
據產業鏈知情人透漏,目前精研科技的蘋果業務營收占比已經在40%以上,隨著新料號數量的翻倍,加之配合蘋果在可穿戴MIM件,AR/VR結構件方向上的布局,預期未來2-3年精研科技蘋果業務的增速將更快。
意料之外的折疊屏,MIM行業迎新機
雖然在今年得到了蘋果的“官方認證”,但精研科技上半年的日子卻并不好過。
2021年上半年,精研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9.13億元,同比增長50.29%:歸母凈利潤1622.67萬元,同比下降55.43%。
對此,精研科技表示,“公司上半年處于產品研發期、小批量測試以及量產爬坡期,下半年相對上半年的產品銷量較大,重要大客戶的市場訂單放量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盡管盈利減少與精研科技自身的產品出貨周期不無關系,但另一個事實是:全球范圍內的智能手機已經賣不動了。
根據Strangely Analysis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273億部,同比下降10.8%,這一方面是供應鏈全球緊張所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在經歷幾波5G換機潮后,當下時間節點的換機需求的確有所降低。
但與之對應的是,折疊屏手機作為一項創新終端,其市場正處于爆發性增長階段。根據IDC數據,2021年1季度,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78.64萬部,環比增長68.95%,同比增長82.96%。
在折疊屏手機異軍突起的同時,國內相關產業鏈也得了*的發展機遇,這其中就包含MIM產業。
早前,國內手機廠商折疊屏手機的核心器件上曾高度依賴于國外公司,尤其是在轉軸設計上。
相關從業人士透露:在華為折疊屏手機立項初期,華為曾找過美國安諾電子,其下屬的安費諾是消費電子、軍工轉軸設計王牌,其母公司安諾電子市值高達500億美金。這家成立于1932年的老牌廠商擁有著多項相關專利”。
該公司也是華為兩代折疊屏手機轉軸設計、組裝供應商。作為傳統老牌大廠,在與華為的溝通過程中,安費諾表現的較為強勢,配合度并不是很高。另外,該公司美國公司的身份和背景,也讓華為心有余悸。
當下的折疊屏產業鏈中,宜安科技、上海馳聲、常州世竟等廠商負責液態金屬的研制,而精研科技、富馳高科、華晶科技則從事相關MIM零部件的加工。
隨著國內折疊屏產業鏈的羽翼豐滿,行業內的頭部廠商也逐漸觸及到海外電子消費品牌。比如精研科技,其在折疊屏業務上*大的客戶正是三星。
據行業咨詢公司統計,僅在折疊屏鉸鏈業務這一項,精研科技今年就將滿足三星800萬量級的備貨需求,全年折疊屏業務營收有望實現兩億。
當液態金屬材料、UTG玻璃材料技術已然成熟。折疊屏手機起飛的關鍵所系,在于能否出現一家國內的轉軸方案公司,替代安諾電子。精研科技當下似乎已是*被看好的一家。
MOV和榮耀一起發力折疊屏,蘋果仍在待定
此前,《智物》已經提及,vivo將在明年重啟Nex產品線,推出自家的*代折疊屏產品。同樣,有此計劃的還有OPPO。藍綠兩大廠,正在拋棄此前對折疊屏的冷淡態度,希望借此打開高端市場的機會。
而小米公司此前的折疊屏讓市場大失所望,產品質量和表現相當糟糕。如今,小米也正在卷土重來,重新規劃和設計其折疊屏手機轉軸和方案,盡力向華為靠攏。
蘋果之外,所有大廠都已經明確了折疊屏手機計劃
巧合的是,過去一年當中,精研科技也剛剛成為小米的供應商之一。
從精研科技的客戶結構來看,其產品供應遍布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等全球主要的生產廠商,如果未來MOV三家效仿華為,全力切入折疊屏賽道,精研科技或許將是他們在鉸鏈零部件供應商上的選擇之一。
此外,還有剛剛單飛的榮耀。榮耀在這場世紀分家中,并沒有得到華為折疊屏軟硬件的人才,榮耀同樣需要供應商的支持。
此前中國臺灣《經濟日報》曾報道稱,蘋果公司正緊鑼密鼓地開發折疊屏手機,并要求臺灣供應鏈送樣測試,包括鴻海、新日興等廠商都將是首款可折疊iPhone的供應商之一。從蘋果當前的進度來看,鴻海、新日興的表現糟糕。
庫克一貫的產品策略是,在終端應用完全成熟落地之前,蘋果不會輕易地邁出*步。
更為關鍵的是,折疊屏手機從2019年發展至今,仍沒有探索出具有“顛覆性轉變”的應用,在成本高居不下的背景下,未來折疊屏手機市場的前景,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對于MIM產業而言,折疊屏手機的興起是一次寶貴的機遇,但這個機遇究竟有多大潛力,尚不可知,而對于精研科技而言,它所需要面對的問題還不止于此。
自喬布斯時代至今,蘋果在供應商問題上貫穿著兩項策略:其一是不允許供應商對它產生任何“黑盒”,即參與到生產、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其二就是平衡供應商之間的供貨能力,以防止出現單一廠商鉗制自身的情況。
*著名的例子就是蘋果對于LG Display的扶植,2017年,蘋果推出了*款搭載OLED屏幕的iPhone X,其屏幕全部由三星顯示供應,但幾乎在同一時間,蘋果也為LGD送去了27.3億美元的預付款,用于其新產線的建設。
同樣,在MIM產業中,盡管精研科技對于蘋果的出貨量已經位居行業*,但蘋果不會放任前者一家獨大。據產業鏈知情人士介紹,蘋果當下正有意在廣東扶植一家MIM廠商,以調整精研科技的供應份額。
免責聲明:本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本網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充分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