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車展不僅是國內外汽車整車廠的舞臺,也成為全球主流汽車零配件商的秀場,舍弗勒、吉凱恩、威伯科、海拉、愛信精機等世界主流零配件商都帶來*新研發的科技以及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產品,涉及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汽車科技發展的*新領域,同時這些主流零配件商高管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均表達了對中國汽車及相關市場的看好。
舍弗勒為中國本土車廠打造新能源車模塊
“在未來十年中,汽車動力總成電氣化將徹底改變個人的交通出行方式。預計到2025年至2030年間,全球混合動力車及純電動汽車的產量將占汽車總產量的一半左右。”舍弗勒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張藝林對*財經記者說,他指出,這一發展趨勢也體現在中國市場。在政策法規的推動下,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憑借技術專長,舍弗勒為這一發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本次上海車展展出的高壓混合動力模塊是舍弗勒為中國本土整車廠量身定制的一款產品。當配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上時,該混合動力模塊可實現50km的純電續駛里程,提高至少70%的燃油經濟性。在純電驅動模式(EV模式)下,車輛*高車速可達135km/h,0-100km/h加速時間不到8s。*搭載舍弗勒P2混合動力模塊的整車項目將于2017年底實現量產。
舍弗勒近年在中國的業務量增長較快,2016年大中華區汽車事業部營業額從2012年7億歐元增長至2016年的17億歐元,復合增長率達到24%。舍弗勒集團首席執行官克勞斯羅森菲爾德對*財經記者介紹,目前舍弗勒已與中國多家整車企業進行合作,如長安汽車、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
全球車載照明*企業海拉則在上海車展帶來了其研發的*新解決方案——地毯式迎賓燈,它的LED模塊被固定在前輪后方的車門檻板上。
地毯式迎賓燈照明設備的光線非常明亮而清晰,可朝同一方向均勻投射,照射范圍超過四米,這讓車輛在幽暗停車場內擁有了非常好的辨識度。車主只需輕按車鑰匙上的按鈕,炫麗奪目“光幕式”車燈可照亮車身兩側的道路,為車主指引方向。目前寶馬7系已經應用了此照明系統。
愛信推“車輛運動集成控制”技術
世界500強之一、日本知名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愛信集團在本次上海車展上展示了在“自動駕駛”領域里著力開發的“車輛運動集成控制”以及“自動泊車”的兩個技術。
愛信的車輛運動集成控制,是指先檢知車輛的位置、狀態等相關信息,然后在緊急時判斷出制控車輛的*佳方法,*后對動力總成、轉動以及制動發出指令。今后愛信將持續推進開發,提升疲勞駕駛警告性能和緊急時規避風險的性能,為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和高品質駕駛感作出貢獻。在解決停車場“停車煩”的問題,愛信目前著力于研發改進為實現專用停車場無人化的“自動泊車”技術。
愛信精機株式會社的社長伊原強調愛信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未來,愛信精機將為實現零排放而進行的“電動化”與“EV·FCV”的開發。愛信在優化現有產品的同時,將努力開發單電機混合動力變速箱并爭取盡早投入市場。另外,愛信也會加速EV/FCV的核心產品電機和變頻器的開發,擴大動力總成的產品系列。
全球商用車配套龍頭公司威伯科在本次上海車展上重點展示了實現商用車自動駕駛目標而研發的各種創新技術和功能。包括制動系統、模塊化自動機械變速箱控制系統、主動安全系統、空氣管理系統等多個領域。
作為業界*ABS系統,威伯科ABS其電子控制系統(EBS)也是業界*標準EBS系統,并可用于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驅動的商用車,實現優質的能量回收。
威伯科另一項在上海車展展示的模塊化制動系統平臺mBSP(TM)可使商用車制造商在全球各地根據當地市場要求實現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和電子制動系統EBS之間的快速互換,實現精益化生產。作為業界同類產品中*的平臺,mBSP將有力地促進未來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在商用車上的應用。
“車輛的智能化*終朝向無人駕駛,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全球的趨勢,中國也在其中。”威伯科亞太區及中國區總裁于素杰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說,目前商用車單車裝車率在歐洲大概是在1700美金左右,中國只有200多美金,意味著即使是車的產量不增加,中國相關業務增長的空間也至少有7到8倍,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個空間可能會更大。
吉凱恩將在上海實現eDrive年產量100萬單元
吉凱恩在上海車展期間宣布了其中國合資企業將在上海工廠進行*新電力驅動(eDrive)技術的生產,預期到2018年中國將成為吉凱恩*電動傳動系統的全球生產中心。中國是全球增長*快的電動車市場,吉凱恩預計,其中國合資企業上海納鐵福傳動系統有限公司將于2025年前實現eDrive年產量100萬單元。
吉凱恩傳動系統首席執行官Phil Swash先生對*財經記者表示:“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希望跟吉凱恩攜手合作,借助我們*的eDrive技術開發下一代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車。在中國,車輛電氣化發展相較全球其他市場更加快速,因此,吉凱恩與納鐵福把中國市場打造成為專注eDrive系統開發與制造的生產中心,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