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近日撰文稱,人口僅次于中國的印度現在還處在智能手機的普及階段,大多數人還不知智能手機為何物,因此其市場相當廣闊。未來幾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各大廠商在印度建廠的計劃也開始提上日程,該國會順勢成為南亞次大陸的智能手機制造中心。
印度政府公布的*新數據顯示,手機產業如今已經占到了印度GDP的6.5%(約1400億美元),未來其貢獻率還會繼續上升,在2020年達到8.2%。此外,手機制造業在過去兩年為印度創造了3.83萬個工作崗位,其中富士康貢獻*大,雇傭了8千位印度員工。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不斷提高,這一人口大國未來幾年必然會超越美國,晉身為第二大手機市場。
手機市場的火爆也讓印度政府看到了“Made in India”(印度制造)計劃的良好前景,它們要通過一系列手段將手機制造業留在印度。
過去幾年,為了推動印度制造計劃落地,留住制造商,印度已經放松了對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限制。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4月到2016年3月間,電信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就達到了41.9億美元。在新的政策下,針對制造業的外國直接投資會直接過審。此外,印度生產的商品可以無需政府審批直接在批發和零售渠道(包括電商)銷售。印度產業政策和促進部還對“制造”一詞的定義做了修改,“任何物體變化的過程,只要能夠讓該物體的名稱發生改變,或者能夠形成擁有不同化學成分或整體結構的新物體”都屬于制造的范疇。
除了放松對外國直接投資的管控,印度政府還提供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來促進本地制造的落地。在去年的聯邦預算中,印度政府提出要在未來3-4年內將印度變成全面的零部件制造中心,而手機零件的制造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此前印度的手機制造工廠大部分關鍵零部件都要靠進口。
印度手機協會主席莫辛德羅表示:“要想讓印度的手機制造業真正起飛,我們就必須擺脫這一落后面貌,因此針對零部件業的招商引資相當重要。”
其實莫辛德羅的話已經給印度制造留夠了面子,事實上該國手機零部件的進口率高達90%,如果沒有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印度恐怕連手機都造不出來。
不過,印度政府已經下定決心,為了成功轉型成完整的手機制造基地,它們針對性的調整了關稅和消費稅結構,此舉將大大降低廠商的制造和稅務執行成本,讓印度制造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雖然大多數零部件靠進口,但坐擁巨大的消費市場,印度本地制造的產品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印度手機聯盟的數據顯示,2015-16財年中,印度本地工廠制造的手機價值已經超過5000億美元,2016-17財年中,這一數字可能會進一步上漲至9000億美元,手機產量將達1.75億臺。
過去幾年內,印度新建了40家手機制造廠和15家零部件制造廠。北方邦和安得拉邦成了手機廠商*愛的建場地,這里的工廠貢獻了印度智能手機一半的產能,每月產量高達1500萬臺。
印度本地化設計
*近,高通宣布投資850萬美元開啟高通印度設計計劃(QDIP),芯片巨頭將在班加羅爾和海德拉巴新建創新實驗室。此舉是為了推進印度本地化設計研發和支持,以便滿足南亞市場對移動和物聯網設備的需求,搭建完整的高通生態。
印度本土品牌
雖然現在被中國品牌壓得喘不過氣,但印度品牌并不想丟掉自家市場,Lava Mobiles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想通過本土制造計劃重新奪回失地,在2018年搶走20%的市場份額。據悉,該公司準備投入250億美元來擴大現有的生產設施,在未來5-8年內將季度產能提升到2.16億臺。
與Lava一樣,印度品牌Intex和Micromax也將擴大工廠規模提上了日程。其中,Intex將投資150億美元在北方邦的大諾伊達建設一個占地8公頃的大型工廠。Micromax則已經在中央邦買了地,準備今年投資50億美元建新廠。
外國群狼
在國外品牌眼中,印度市場是塊大肥肉,它們可不會輕易放過。*近,中國廠商金立就出手在哈里亞納邦買了50英畝(約合20公頃)土地準備建廠。據悉,金立會對該工廠投資50億美元,年產能達3000萬臺。眼下,金立在印度售賣的手機主要靠富士康供應,月產量僅有60萬臺。與此同時,世界*大的代工商富士康也開始在印度擴張,成為OPPO和一加等廠商在印度的合作伙伴,為此富士康還買下了諾基亞在印度的一座工廠。當然,這些信心滿滿的廠商中肯定不會缺了蘋果,它們今年4月就會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SE。
隨著蘋果、富士康和一眾中國廠商的加入,印度正在借著政府的一系列刺激計劃快速坐穩南亞生產基地的寶座,未來它們還會向全球智能手機制造業中心的寶座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