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中國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世界汽車領域*大的蛋糕。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時,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迎來爆發期。
根據益普索咨詢日前公布的預測,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預計在未來五年里實現每年20%以上的增長。在新車需求繼續推動乘用車銷量的同時,售后市場將會成為零部件行業新的增長引擎。
汽車產業面臨挑戰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主任肖亞平在“第十三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年會暨2015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市場分析預測會”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汽車行業正面臨巨大的技術變革與產業變革,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也倒逼汽車及其零部件企業對發展戰略、發展方式做出調整和改變。
根據行業預測,中國乘用車2013-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7%,新車銷量到2018年將達2500萬輛。而在國內2002-2013年的汽車保有量中,0-3年車齡的乘用車達到了5690萬輛,其中約有90%的車輛在保修期內。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從目前來看,雖然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潛力巨大,但本土零部件企業卻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境地。現階段汽車企業的核心供應商幾乎絕大多數為外商合資或獨資零部件企業壟斷,中國零部件企業出路在何方,成為眼下產業面臨的嚴峻問題。
對此,肖亞平告訴記者,第十三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年會也針對宏觀環境影響因素,節能、環保、安全、交通等外部影響因素,汽車及相關產業政策法規影響因素,廠家和供應商的焦點市場和焦點競爭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前瞻性預測產業未來發展走勢,2015年及未來零部件發展趨勢和產品技術發展趨勢等。
“今年前9月我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1700萬輛。毫無疑問,雖然增速下滑,但是我國依然是一個汽車大國。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真正實現由大變強的根本轉變,則是我們一個長期的戰略目標。這個目標不僅是中國夢眾多構成單元的未來體現,更是化夢想為現實的不斷實踐。”肖亞平說。
本土企業提升艱難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近年來紛紛加快海外投資步伐。一些汽車零部件企業不再僅僅滿足于零部件出口,而是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建廠或直接并購當地公司,希望成為全球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據了解,為了追隨新能源汽車、車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傳統零部件企業借助資本力量進入這些全新的領域。中國零部件企業也參與其中,并購案例涉及領域包括沖壓件、排氣管飾件、線纜產品、鑄鐵氣缸件、安全氣囊、座椅安全帶及方向盤、汽車減震、油箱等。
針對產業發展現狀,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處主任徐長明認為,國內零部件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研發能力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零部件產業若想快速發展,必須加快兼并重組,形成規模效應。
不過,大多數本土制造企業短期內要提高自身競爭力將勉為其難。蓋世汽車網提供的調研結果顯示,僅有26%的受訪者認為本土零部件制造企業在未來五年內會向價值鏈上游發展,20%認為至少需要五年,而54%認為近期內不會有改變。眾多規模較小的本土零部件制造企業將重心放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售后市場,廉價零部件的出口仍將保持強勁勢頭。
據悉,從今年下半年汽車反壟斷集中整治汽車“零整比”的問題,雖然可以從政策層面遏制跨國公司從零部件市場攫取高額的利潤,卻無法改變國內零部件行業散、弱、差的局面。
有業內人士表示,相關部門應進一步鼓勵和推動現有合資與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培育本土供應商的行為。目前已有多家合資企業形成了培育本土供應商的良好機制,值得鼓勵自主品牌汽車應特別重視并建立這一良好的機制,這對于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提升中國零部件企業產品水平、管理水平、開拓國際市場具有重要價值。